小红楼论坛网页版入口,51龙凤茶楼论坛网常州,上海高端大活海选水磨,大连桑拿论坛交流论坛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文明网 | 四川文明网 | 部网旧版

新时代文明实践
三台: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
2020-11-09 10:28:00 绵阳文明网

    自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三台县坚持激活要素保障、着力构建便民服务体系和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改革成果向发展红利转化,取得了党群同心、民富村强、乡村和美的初步成效,书写出抢抓机遇促发展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新篇章。

  服务体系更优化 服务群众零距离

  “现在的社区建有便民服务点,办事特方便,再也不用到处找人签字办事了。”在金石镇黎曙便民服务点,前来咨询土坯房改建补贴政策的马秀兰老人说。

  便民服务点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办事和咨询的群众。“村民大多是来咨询社保、医保、地力补贴、高龄补贴等关乎切身利益的事项。我们现场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帮助群众联系相关部门交办。”工作人员赵俊告诉记者,行政区划调整后,便民点平均每天接待各类群众咨询、办理事务20多件。

  在金石镇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服务中心的LED、电视屏和公示栏公示办理事项和办理流程,十分方便。“乡镇区划改革调整后,该中心设置了行政审批、退役军人、农民工服务和社会事务等17个窗口,配强19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便民服务中心各项管理制度。”镇党委书记张太海说,为了实现“最多让群众跑一次”为目标,在村级建制调整后,该镇成立了黎曙便民服务点,并在各村设置村居便民服务室,为辖区百姓提供业务咨询、政策咨询、业务代办等便民业务。

  寨山村临时党委书记杨发洪介绍,村组合并后,寨山村人口达到4200人,为方便群众,村两委干部每天到村上值班,为村民代办各类办理,提供各项政策咨询。该村3组村民吴天寿今年已是90岁高龄,他告诉记者,有事打个电话,村干部就到屋头来把事情办妥。村干部主动上门为村民解决大小难事,仅仅是三台县创新举措优化便民服务体系所呈现的一个场景。

  两项改革以来,三台县按照“乡村撤并、服务不减”的基本要求,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乡镇便民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今年1-9月,全县乡镇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9.56万件,同比增长59.9%,新增办理行政许可事项5142件。

  三台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介绍,改革前,该县便民服务体系由63个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和1042个村(居)便民服务室构成。改革后,由33个镇(乡)便民服务中心、30个便民服务站、462个村(居)便民服务室和580个便民服务点构成,平均每个镇(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力量由4.5人增加到9.2人,增长104%。便民服务网点数量没有减少,服务工作持续稳定。

  针对乡镇便民服务人员调整多、变动大的特点,三台县努力创新便民服务方式,组织开展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用专项培训,扩大政务服务平台使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以信息化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该县建平镇前锋便民服务站建立的“建平镇前锋社保专号”通过各村(居)微信矩阵群,帮助外出务工、在外居住人群办理变更档次、卡号、生存认证、业务咨询等业务,现有微信好友331人,开展社保业务咨询等300余次。

  激活要素添动力 乡村发展有活力

  深秋时节,行进在三台县芦溪镇五柏村,依旧青苍的藤椒绵延在山间沟谷,一排排蔬菜大棚里生机盎然,宽阔的柏油路上,三五成群的游人正享受着乡村游的悠闲……眼前的情景,很难让人相信该村曾经是一个省定贫困村。

  五柏村距离绵阳仅10余公里,依托区位优势,该村引导农户流转土地2397.25亩,引进社会资本9亿元,发展果蔬产业和乡村旅游,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带动了经济发展。

  五柏村抓住村组合并之机,依托藤椒产业,不断扩大基地建设,同时借助农业公司、果业基地和狂欢小镇等农旅项目,实现一三产业有机融合。“五柏村从2013年开始将藤椒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连片种植藤椒1800余亩。”芦溪镇镇长王橙告诉记者,通过集聚产业要素,五柏村实现了脱贫摘帽并借势腾飞,截至2019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00余元。

  五柏村的蝶变,只是三台县统筹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果的一个缩影。为有效解决群众增收难等问题,三台县还着力补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乡村人才队伍短板,推动乡村振兴。

  受益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芦溪镇涪城村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合村并组后,涪城村辖7个村民小组,面积由3.18平方公里增加至4.43平方公里,人口由3204人增加至4766人。”涪城村临时党委书记张万友介绍,改革中,着眼于提高麦冬特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效应,将原涪城村与同属麦冬主产地和主销售区的原宝林寺村合二为一,打破了原涪城村、宝林寺村地缘界线,改变了原来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小、后劲弱的发展状况,麦冬种植面积由2300亩增加至3100亩。同时整合弱小合作社3个,成立新型专业合作社2个,涵盖农户1000余户,提升了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和群众致富增收能力。

  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金石镇海棠村党员干部队伍得到极大的优化,党员从60人壮大到160人,为村党委决议快速落地落实强化了有力支撑。同时,村常职干部从4人增加到6人,平均年龄从49岁下降到42岁,全部为高中及以上文化,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号召力显著增强。村临时党委书记张礼表示,改革后,干部队伍工作劲头更足、更有冲劲。

  以文化人促振兴 乡风文明人和乐

  10月23日—25日,三台县第六届忠孝文化节活动举行。活动期间,开展了“登高寄情”“千叟同乐”“孝老爱亲经典诗词诵读”“民俗大巡游”等一系列活动,深度挖掘忠孝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构建当代忠孝新风尚。

  三台县忠孝乡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忠孝”命名的乡镇,忠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孝老敬亲的先进典型,其中有三次托举落水者的烈士熊斌,11岁起用稚嫩双肩扛起照顾爷爷奶奶和重病五爷爷的“中国美德少年”杜敏等。忠孝特色已成为三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三台县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传统文化传承”“精神家园建设”“基层治理提升”等多管齐下,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

  沿着绵三路行进,玉星村、五柏村村民们的墙头上,由书画家题写的村规民约和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诗词绘画跃然眼前。这是芦溪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瞥。近年来,该镇强化村民自治,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家园。各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和谐敦睦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建立道德文明榜、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

  “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创建活动是由村党支部牵头开展的。”该镇永凤村党委书记李青川告诉记者,村里组织帮扶责任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科技致富示范户等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进百家门、听百家声、解百家难、助百家富”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今年以来,三台县坚持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以道德评价为核心,以乡风监督为手段,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实施五项措施,建设村规民约机制;开展五大活动,建设道德评价机制;建立五项制度,建设乡风监督机制;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移风易俗,形成文明和谐、繁荣兴盛、精神焕发的农村新气象。同时,加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健身场所等活动阵地建设,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三台县文明办)

编辑:scmy_lihw

宣传动态

公示公告
图片新闻

关于网站联系我们信息曝料稿件报送

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1006973号-6 川预审0DZ0-VV26-N6F0-6ZH0号 川新备09-00034
嵊州市4na953| 银川市ul2756| 蒙自县bpn798| 临武县c3v82| 嘉义市bf3396| 娄烦县dhj736| 醴陵市v3p51| 商城县snn435| 新余市3no819| 逊克县zy3549| 朝阳区cdu956| 宜春市z3f502| 永安市xjj364| 丰原市4dd574| 佛山市rx2932| 鄂州市uoo278| 福州市n2j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