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是乡村文明的支柱与灵魂,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涪城区在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乡贤文化融入浸润,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强化保障、细化流程、活化平台、优化举措释放乡贤文化,引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一、强化服务保障,凝聚乡贤力量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牵头,通过深入5个镇、20多个村走访座谈,出台《选树新乡贤助力乡村治理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二是强化组织保障。由区文明办牵头成立区“乡贤文化引领乡风文明”工作协调小组,统筹新乡贤助推文明乡风工作。每个乡镇成立新乡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和指导各村培育乡贤文化引领乡风文明相关工作。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每年从文明实践资金池、基层治理经费等渠道,给予乡贤活动开展、阵地优化建设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各镇根据各自财力,每年提供不少于3万元资金支持,确保新乡贤及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经费有保障。
二、细化选用流程,充实乡贤队伍
一是定标准。结合区域实际,借鉴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道德典型评选标准,因地制宜制定“政治立场坚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八条评选标准,为新乡贤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建台账。建立新乡贤人才普查制度,以村为单位广泛开展摸排调查,按照籍贯、行业、专长等分类登记、动态更新,共收录老教师、老干部、复退军人等180余人,汇总形成区、镇、村三级新乡贤后备人才库。三是选贤能。在石塘街道试点,从乡贤后备人才库中提出人选,通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征求意见、集中评定、公示宣传、授牌受聘等流程,评选出退休干部、致富能手、乡间诸葛、道德榜样等新乡贤20余名,在村党组织阵地张榜亮相。
三、活化实践平台,用好乡贤力量
一是建“智囊团队”当好参谋。在村“两委”召开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决策会议上,邀请不同种类乡贤列席建言献策。吴家镇三清观村邀请新乡贤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征求意见会,充分听取3名致富能手意见,整合原观音碑村的资源,新打造稻虾共作基地400-600亩,精品果园1000亩,为乡风文明夯实了物质基础。二是建“乡贤联盟”汇聚资源。探索组建新乡贤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联盟,开展“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主题活动,帮助乡邻链资源、筹资金、跑市场。杨家镇回龙寺村邀请新乡贤杨宏召集3名合伙人,共同投资500余万元,返乡发展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为专兼职村民发放工资25万左右,成为了当地学习的致富榜样。三是搭“活动平台”协助治理。开展“乡贤文化进乡村”活动,让乡贤有效参与并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成立矛盾纠纷“和事组”,让村民的小矛盾、小纠纷经过新乡贤出面的得到调解;发挥乡贤威信和影响力,在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中,做好政策解释与沟通协调。青义镇青羊村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过程中,找出新乡贤5人,充分发挥其人脉优势、邻里威信做好群众工作,为中物院等市区重大项目按时如期入场作出突出贡献。
四、优化激励举措,激发乡贤动能
一是多渠道宣传。每年按照银发智囊、反哺桑梓、致富带头等6类开展“优秀新乡贤”评选活动,在春节、“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等表彰大会等场合广泛宣传;开展乡贤巡讲活动,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利用文明实践阵地,强化乡土乡情宣传教育,培养群众对家乡及家乡英贤的认同、肯定与尊崇的情感;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组织新闻媒体对涌现出的返乡创业、拼搏进取、回馈乡里等新乡贤典型事迹进行专题报道,为新乡贤工作开展营造氛围。二是多途径培育。注重将优秀新乡贤,依法依章吸收为“两代表一委员”,先后从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家等类别新乡贤中发展人大代表2人,政协委员3人,持续拓宽新乡贤选育途径。三是多形式激励。探索建立乡贤礼遇办法,聘请杰出新乡贤担任“名誉村官”,召开重大会议时邀请台上就坐;开辟服务乡贤绿色通道,为乡贤在当地创业、就医、就学提供便利;探索在地方志开辟专题,采录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先进事迹,不断增强新乡贤荣誉感,持续激发参与乡村治理热情。
编辑:scmy_lih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