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近年来,绵阳太平镇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积极实施“文化养老”,保障老年人文化权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涪滨社区老人忙充电,开启文化养老新模式
今年78岁的刘奶奶是川西北气矿的退休职工,她画的“群虾戏水”图在社区是出了名的。刘奶奶的作品经常在老年大学与涪滨社区展览,让老同志与居民们分享他的佳作,给大家树立了坚持文化养老的榜样。
老人的晚年幸福不仅能有效地凸显社会的文明指数,也更能体现公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这样的感慨,如今在老年群体中越来越少,很多老人都选择了像刘老一样,将文化当成老年精神生活的中心,或去老年大学学绘画,学舞蹈,学摄影,或三五成群的结伴出游,或经常性的参加各种文化类比赛……。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老年大学已成为养老新时尚、文化养老也已经成为了广大老人的养老首选,以此让桑榆晚唱更加红遍天。
涪滨社区老年大学课程表。
文化走进太平敬老院,搭建老年人温馨的家
“我觉得在这里很开心,每天都有活动,大家一起聊聊天、做做操越活越年轻。”坐在太平敬老院文化长廊的这位老人名叫马秀清,今年97岁,是太平镇泗月村的空巢老人,在太平镇敬老院住了有8年了,在这里马秀清老人最喜欢和老朋友聊天、看电视、看歌舞表演......。在这里,还有很多像马秀清一样的老人,他们说,这里像家一样温暖。
太平敬老院组织老人学习红歌。
据了解,为满足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迫切需求,太平敬老院从实情出发,依托泗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江油国学会、乡贤名士等资源,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举办手工、书法、舞蹈等特色活动,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引导老年活动从“室内走到室外”,促进老年人“文化养老”的积极性,为“银发老人”生活添彩。
太平敬老院文化微学习课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太平镇将继续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模式,把养老院“搬”到家门口,让更多的老年人在文化的浸润下书写晚年的精彩,过上更加有尊严、有存在感的老年生活。
(来源:江油文明办)
编辑:scmy_li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