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新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推动院落乡风文明建设,以“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群众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用乡风文明为甜蜜新安增光添彩。
一是“存储”美德,以德聚力传播力量。扬新风尚。开设“公德银行”,垃圾分类获积分。以积分换服务,以服务换文明。搭上科技快车,购置2台智能垃圾分类箱,通过人脸识别注册后,进行分数积分,自动分类,并且具有无人值守、无需专袋、精确计量、自动监测等特点,村民可以兑换大米、洗衣粉、洗洁精等日常生活用品,让垃圾分类更时尚、更高效,从“不懂分类”变为“主动分类”,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形成全员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德者有“得”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德聚力助推乡村振兴。评好环境。组建环境卫生检查小组,按照“庭院内外绿化美”“居室整洁靓丽美”“物品堆放整齐美”“厨卫分离清洁美”“绿色低碳环保美”“身心健康生活美”等基本标准,日常开展“最美庭院”“最清洁户”等评比,实行量化考核,互评互学,动态管理,引导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组观察队。文明观察志愿者采取“图片+简短文字的形式”,对乱丢垃圾、乱堆乱放、不文明饲养宠物、乱贴乱画、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巡访名册、相册和手册等,及时对不文明行为曝光,并劝导教育。
二是崇尚节俭,以俭养德引领风尚。党建引领树新风,厉行节约全域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发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在全镇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重培养勤俭节约习惯,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持续倡导厉行节约新风尚。打造美丽庭院,营造美好生活。在天岭村党建文化广场进行院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风貌提升,植入以勤俭节约文化和新安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实干苦干干成事业)为主题的墙体漫画、连环画、习语经典、小故事等元素,“大主题”做成“小切口”,打造“勤俭节约、忆韭(旧)归园”主题院落。突出节水、节粮、节能、绿色照明、资源循环利用、闲置物品共享等主题,形成节能、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驾驶文明直通车,直通“人心站”。文明宣传队采取文艺表演,精神宣讲、政策宣传、墙体绘画、知识问答、群众互动等形式,将制止浪费,培养节约习惯深入人心。
三是传承家风(训),以心行孝细润民心。定新规矩:比文明,优良家风代代传。庭院再好,环境再美,也得靠每一个家庭来维护保持。所以,注重引导村民自觉摒弃不良习俗和不文明行为,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公共卫生习惯。并带头践行树文明新风,传优良家风,争创“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最美家庭。开展亲子活动、温馨家庭等活动,携手写家训,并将家训故事传给下一代,并将这些元素嵌入庭院的景色中。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且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具体性的村规民约,让村民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不该干,引导和规范村民行为。传好家风(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天岭村罗家院子打造融观赏、休闲、教育、警示于一体的“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园”。包括:优秀家风家训格言、文学名著中的经典家训名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家风谚语、村民身边的好家风家训故事,以及一些不良家风的反面典型案例等等。家风潜入村,家训润民心。同时开展孝善榜样评比活动(评选最美家庭、十大最美新安人、孝亲敬老先进个人等),设置孝善榜。进行家风故事、邻里婆媳关系相处之道宣讲,同时,曝光不孝反面典型等。联好村谊:组建互助小家,搭建志愿服务“户”联网,实施志愿者包挂联系农户工作机制,定期入户农户征求群众“微需求”,开展“微服务”,实现“微心愿”,推动文明实践由“进村”到“入户”转变,由“见人”向“走心”深化,不断增进乡里乡亲的情谊。(来源:江油文明办)
编辑:scmy_li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