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全民为战!江油市执法局组织了200余名志愿者分散在城区各个广场、公园、河堤等人群易聚集地开展防疫宣传、文明劝导:有橘色工作服的环卫人、红色制服的照明人、绿色制服的园林人.......此刻,不管是何种颜色,他们的主色调只有一种:红色的志愿色!
——有没有必要,我们都必须这样做!
上午10点半,执法局办公室电话响起,电话那头一个充满怨气的男士说道:“我媳妇儿是执法队的,现在街上摊贩都莫得了,她还要每天上班,坐那(便民摊区)守到,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天黑多久才回来,一千多的工资,有必要不嘛?”
据了解,该男子口中的“媳妇儿”是市城管执法大队的一名员工,按照防疫部署,大队主要负责城区临时摊区的管控。关键时期,摊区人流量大、人群集中,除了买、卖,很少会有人往那凑。不管是暂停经营还是正在营业的,大队每天都会安排队员在摊区外设点监测体温、劝阻摊贩、服务市民。有市民认为,这样的值守似乎有些多余,但用大队党支部书记欧亮中的话说:“这是一道很关键的防线,不管有没有必要,我们必须这样做!”
事后针对上述该男士的疑问,大队安排专人对其进行了解释说明,得到了该男士大力支持,他表示:疫情期间不拖后腿,坚决支持家属工作。

临时摊区设点管控。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我们!
晚上八点半,位于昌明河畔的体育公园受河风影响更显凉意,或者是真正的春天还未到来,冷是自然的。此刻,陈建和同事正在河边巡逻。
陈建是市城建监察大队队员,平时负责违法建筑查处工作,疫情发生后,他和大队其余40余名志愿者被分成4个小组,专门负责流动车队宣传、公共广场人员劝离。
原本以为,在此严峻形势下,外出的市民并不多,可到体育公园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三五成群在草坪晒太阳的、坐在河边垂钓的、不戴口罩随意溜达的......陈建说:“以前穿着制服,面对执法对象可以理直气壮的严肃处理,但今天做的是志愿服务,在劝导过程中有骂我们多管闲事的,有不予理睬的,但只能忍着,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哪里有人群就往哪里去。”

党员先锋队在巡逻。
——这样做是值得的!
刘静是市政所党支部副书记,这几天她和单位的志愿者们主要负责一桥、二桥桥底下聚集市民的劝阻及宣传工作,虽然还是早九晚五,但刘静却感觉困难许多,她说:“我们负责的区域跨度很大,有时候这边才把人群劝走,那边又聚集了,实在跑不过来,我们就一人“扫”一个单车,来来回回打转,遇到阳光好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因为靠着河边,一天下来不仅累的够呛,头也被吹的很痛,每天上岗前都在想:疫情结束了吧!?还好,市民都很配合,看着广场上的人在减少,我们都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

骑着单车开展劝导。
劝散广场聚集人员。
(来源:江油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