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把抗击疫情作为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的“练兵场”。疫情发生后,北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县党员、巾帼、青年、老年4个常态化志愿服务大队和宣传宣讲、健康卫士、文化服务、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应急救援、心理援助等12支专业化志愿服务支队,30000余名志愿者迅速吹响“冲锋号”,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一线。
一是当好“爸和妈”。深化脱贫攻坚“结亲帮万户”活动,开展“党员爸爸妈妈”一对一牵手留守儿童“文明抗疫”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对全县留守儿童就近就便开展捐款捐物、健康服务、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每个留守儿童文明抗疫、科学抗疫,不孤单、不恐慌。二是说好“地方话”。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创新宣传载体,编写顺口溜、打油诗、三字经,创作成快板、金钱板、相声短视频等接地气的通俗文艺作品,通过大喇叭、手机微信、电视节目开展“演艺式”“指尖式”“故事式”宣传宣讲,让广大人民群众形成科学文明的防疫理念和习惯。三是打好“民族牌”。组织县内文化志愿者、“宅”家的师生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漫画《羌味抗疫情》、动画视频《羌娃有“礼”邀你抗疫情》、羌绣“众志成城 共同抗疫”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文明习惯,推动移风易俗,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四是解决“头等事”。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理发店”开到抗疫前线,为一线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义务理发。“健康卫士”志愿队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开辟“绿色通道”。应急保障志愿队采取“预约响应式、定制式”的方式,及时出动人员和车辆保障应急运输,解决群众基本出行问题。五是做实“线上功”。村民的蔬菜、树苗、家禽无法进入市场销售,志愿者们建立“线上市场”,通过微信、微博、美篇等自媒体在朋友圈广泛转发,开辟销售渠道,缓解群众的销售压力。农业科技志愿者通过微信、QQ、电话、短信等方式“远程服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大春备耕。
编辑:站点管理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