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绵阳市第二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项目大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园区、科学城办事处文明办、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绵阳市第二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下简称:项目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文明实践 志愿同行
二、主办单位
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绵阳市总工会 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
三、参赛范围及条件
(一)参赛主体:凡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和所属志愿服务团队,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绵高校各社团组织,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市直部门(单位)所属志愿服务团队,均可申报。
(二)项目范围:参赛项目要体现公益性、普惠性,在文明实践和关心关爱职工生产生活、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宣讲、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扶危济困、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援助、科学普及等领域。项目持续稳定、常态开展,申报当年正在实施,且连续实施时间不少于2年(被中央、省、市表彰过的项目不再参评)。
(三)项目要求
1.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前充分调研论证,项目实施后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受益人群面临的社会问题,得到受益群体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服务对象明确、服务范围清晰、服务对接精准。
2.成效明显。服务时间、服务次数安排合理,具有清晰计划及可量化的成效。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服务对象的生活状态或环境有显著改善。项目设计和实施要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符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工作导向。
3.管理规范。项目运营团队相对稳定,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计划总结、招募培训、注册登记、服务管理、记录认证、激励保障、宣传推广等环节规范有序。项目经费有保障,能定期开展项目评估和改进升级。
4.善于创新。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模式,突显“助人自助”和人文关怀,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增强服务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5.影响广泛。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被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美誉度高。
四、奖项设置
项目大赛设金奖项目5个、银奖项目10个、铜奖项目15个。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10日—15日)。制定项目大赛实施方案和评比细则,印发通知、开展网络宣传,广泛发动。
(二)逐级推报阶段(10月16日—31日)。由各地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直各部门收集上报。社会组织自行申报。
(三)审核初选阶段(11月1日—10日)。由市文明办、市总工会牵头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审阅材料、观看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方式,从中初选出20个较为优秀的项目入围复赛。
(四)指导培训阶段(11月11日—16日)。对入围复赛的项目进行项目包装及辅导培训,指导其进一步完善方案。
(五)项目复赛阶段(11月17—30日)。通过PPT、路演、专家评审等形式,评选出大赛金、银、铜奖项目。
(六)交流展示阶段(12月5日)。对获奖项目进行集中公开展示交流,并颁发荣誉证书。
六、激励措施
(一)给予获奖项目适当的资金支持;
(二)优先推荐参加全国、全省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
(三)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有关工作支持范围。
七、申报方式
(一)各县(市、区)申报项目不少于5个、园区不少于3个,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行申报。
(二)参赛项目须提供《绵阳市第二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表》、开展活动的电子版照片5—10张,或者能反映项目成效的视频、媒体报道等支撑材料。项目申报表请登录绵阳宣传·文明绵阳网(http://www.oe89vx.cn/)、绵阳志愿服务网(http://www.myzyfw.cn/)、或绵阳志愿服务微信公众号下载电子版。
(三)《绵阳市第二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表》连同项目支撑材料(图片、视频、媒体报道等)由各地文明办、市直部门收集汇总后,于10月31日前统一报送到指定邮箱,自行申报的单位直接报送到指定邮箱。
联系人:唐东杰;联系电话:2531619;
报送邮箱:myzyfwgz@sina.com。
(四)参赛项目的申报信息必须完整准确,项目内容陈述文字精炼、重点突出,充分展示申报项目的亮点和成效。
八、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筹划、严格把关,指定专人负责,广泛动员参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申报工作。
(二)项目评选要做到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严禁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附件:绵阳市第二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表
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3年10月12日
(扫上方二维码下载附件)
编辑: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