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这也为绵阳的科技和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时光荏苒,三线建设时期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进行了搬迁重建,有的进行了关停。如今,绵阳有三线建设遗址40余处。
为了进一步对三线遗址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何世洪、梁晓峰、高嘉彬提交了联名提案《关于进一步综合利用三线建设遗产的建议》,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办理。
提案认为,当前,我市对三线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一直在推进中,也已有一定成果,如126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成、两弹城挂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但还有一部分三线遗址处于荒废闲置状态。
为此,提案建议,对三线遗址进行科学保护,规划出保护范围。通过加强市级统筹,三线遗址产权单位、文旅、相关公司等多方可以进一步合作,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遗址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具体可将三线遗址自身特点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进行文旅开发,将其建设成集旅游、三线建设精神爱国教育为一体的基地等;对于一些地处乡镇的三线遗址,面积大、范围广、环境美的,可以与康养产业结合,配套建设康养基地,或与乡村振兴结合,配套建设民宿项目,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对于一些适合建设室外拓展训练基地的,可结合室外拓展训练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
记者从该提案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获悉,接到提案后,提案主办单位高度重视,对提案内容作专题研究,并按照绵阳实际落实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及时办理回复。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前,我市已印发过《关于做好绵阳市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绵阳市三线建设遗址(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步名单),标志着绵阳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正式进入规范化轨道。我市也先后完成了跃进路街区、朝阳厂片区等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规划,并完成了电子九所(126)片区规划调整工作。
126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发展成为绵阳重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和绵阳市民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两弹城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4A级景区……在加强三线工业遗产利用,推动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紧密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已制定和施行的《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等,进一步制定完善绵阳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关的政策措施,构建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全民有效的制度保障、更加厚实的财力支撑和更加宽广的实现舞台。
同时,将依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我市工业遗产进行普查,为全面推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奠定基础。并将持续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有关事业单位常态化开展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积极举办各类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学术交流活动。
“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加快建设跃进路文化产业园、持续建强126文化创意产业园,支持依托工业遗产打造公共服务设施、演艺场所等方式实现再功能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推动绵阳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该负责人说。
(涪江观察记者 唐显枚/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站点管理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