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裹住千年温情
彩线缠绕夏日期许
艾香传递节日祝福
端午
这个延续了多年的节日
正以新旧交融的姿态
在绵阳大地浓情演绎
↓↓
三台
在三台县潼川古城,天中郎巡街队伍身着传统服饰,沿途向群众赠送清香艾草,形成流动的节日风景线;艾草香气弥漫街道,提前点燃端午氛围。
这是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一瞥?;疃浴胺缧氯āぶ谙矶宋纭蔽魈?,通过文艺表演、民俗互动、中医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广大群众沉浸式感受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舞台区15个特色节目精彩演绎,非遗舞蹈《端午祭》以水袖演绎屈原故事,儿童合唱《粽香谣》融合现代编曲与传统童谣,汉服走秀展示历代端午服饰演变……现场观众席爆满。
而在三台县中医院设置的互动区香囊工坊?内,20种中药材供自由搭配,药师现场讲解苍术、白芷、菖蒲等药材的驱蚊功效;养生茶饮台?前,游客免费品尝陈皮山楂饮、菊花决明子茶等时令配方;制剂展示柜?则展出端午特色辟瘟丹、紫金锭等传统中药制剂。在另一侧的美术书法互动区,书画爱好者们现场为群众绘制端午主题扇面、书写书签,将节日祝福融入笔墨之中。
不止如此,“春天的回响”绵阳市第二十四届迎春诗会系列活动暨“我们的节日?端午”惠民演出活动也在三台县文化馆启幕。
活动现场,乐声飞扬,翰墨飘香,对“迎春诗会”优秀原创诗歌作品进行了表彰。随后,歌舞《时光匠人》、情景诗朗诵《诗韵端阳》、舞蹈《杜甫在梓州》等节目轮番上演,不但将三台非遗元素融入表演,而且还将古典诗词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杜甫精神与端午文化的时代共鸣。
在下午的“春天的回响”绵阳市第二十四届迎春诗会创作研讨会上,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中文系主任李澜澜副教授等专家学者齐聚梁时民美术馆,围绕“古典诗词中的春天”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三台依托杜甫草堂等历史资源,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指出了新方向。
梓潼
当端午民俗与童真童趣相遇,会激发出怎样的文明新气象?在梓潼县,一场以“粽香裹端阳 童趣扬新声”为主题的双节活动,通过老少共融、非遗传承、文明实践的多元形式,为传统节日注入时代活力。
在梓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场“粽艺比拼”上演,来自梓潼各社区的30余名包粽能手组队协作,翠绿粽叶与雪白糯米交织出浓浓端午情;长廊转角处,套圈游园活动举行,吸引了众多银发族的参与;在非遗传承课堂中,50余名小学生缝制出独具梓潼特色的艾草香囊。此外,活动还穿插端午诗词朗诵、合唱、武术、舞蹈等表演环节,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在梓潼农贸市场,粽子销售格外火爆。商家们忙碌而有序地现场包制粽子,一个个饱满诱人的粽子现场蒸熟后进行售卖。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商家们制作了豆沙、腊肉、牛肉等近20种口味的粽子供大家挑选,2元至8元一个,价格亲民?!罢庑┥⒆棒兆用刻煲袅饺Ц觯窈幸粢涣桨俑??!鄙袒С鹚杲樯?,最受欢迎的是豆沙粽、大枣粽和蛋黄肉粽。
盐亭
在盐亭县文同丝竹园清风馆内,欢声笑语不断,一场别开生面的“粽享童趣 双节同欢”活动在此温馨上演,让市民们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重拾童真,共享欢乐时光。
活动现场,清风馆被精心布置一番,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息。工作人员早早准备好了糯米、红枣、粽叶和包粽子、包包子的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和市民们纷纷围坐在桌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粽叶卷成漏斗状,装上糯米和馅料,再用绳子紧紧扎好,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便诞生了。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童趣活动。小朋友们身着汉服,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端午香囊,绘制端午彩蛋,拼制龙船,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川
在北川,县残联在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举办了“粽香传情·情暖端午”活动,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托养人员、康复训练人员及家属共计20余人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首先通过短视频与图片,生动讲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与民俗传统,志愿者同步示范包粽子的折叶、填米、缠线等技巧。随后,工作人员与残疾人围坐一桌,边学边包、边聊家常,现场弥漫着糯米与粽叶的清香,洋溢着热闹的欢笑声。
“端午节是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端午节必吃的美食有哪些?”“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随后的知识问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还评选出“最佳团队奖”“最美粽子”“最牢固粽子”等趣味奖项。
(林一巧 邱雨嫕 杨治国 胡莎莎 宋叶茱 周永珩 罗艺天 盐亭融媒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王何力 刘晓东 彭紫薇 杨沐琪 彭雪 唐舒琪 文/图/视频)
编辑:站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