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是失去父母的孤儿、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是家庭贫穷的低保儿童、是大山的留守儿童,他们有太多太多的缺失,尤其是缺少家庭的心灵关爱。为了关心关爱这一群孩子,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支持下,“为你而来·相伴成长”未成年关爱保护项目第二期夏令营活动在北川综合实践基地如期开展。本次活动对象是永昌、安昌、擂鼓、幸福、永安、永昌实验6所小学的困境儿童,关心关爱他们心灵的成长,是这趟为期五天夏令营的宗旨。本次活动采取外出研学+营地活动的形式,以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融合学习、体验、关怀与蜕变的难忘之旅。
心灵成长之旅正式启航
上午,社工和志愿者们早早抵达各个学校接孩子到营地,他们一路上细致的观察孩子们的情况,对于胆怯的孩子,他们用温和幽默的语气缓解他们初到新环境的紧张情绪。随着各位孩子的到齐,这次心灵成长之旅正式启航。
活动伊始,一首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庄重的授旗仪式拉开了夏令营的帷幕。之后,社工与孩子们的倾心交谈、趣味十足的破冰游戏、友爱互助的成长小组共同制作的“我们的约定”,以及自己写下的小小心愿卡片都让这个夏日意义不凡。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幸福瞬间。
洞察自我 快乐成长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态。旅程的第二天,就是对孩子们进行军事素养和生存技能的培养。清晨的军事素质拓展中,队列训练与团队协作项目磨练了孩子的意志,提高了孩子突破自我的能力。生活技能训练则引导孩子们学习内务整理,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晚上的急救知识讲解与演练环节,专业教官通过生动的演示,教授止血包扎、穿戴救生衣、使用担架等实用技能,让孩子们学习了一些意外情况下的救生技能。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踊跃实操,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感,也建立起新的同伴关系。
北川地震遗址参观 感悟生命的可贵
旅程的第三天,孩子们踏上研学之旅。蒙蒙细雨中,歪斜的教学楼、倒塌的办公楼、让孩子们泪眼朦胧。有一个小女孩轻声述说:“这栋快要倒塌的房子是她的老家”,悲凉之感渐渐升起,感染了身边的同学。在庄严肃穆的地震博物馆,通过实物史料与沉浸式影像,孩子们深刻理解了自然力量与生命的坚韧,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观看地震影像资料时,有些孩子忍不住的颤抖,时不时的感叹:太可怕了,太惨了!这也许是孩子们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与生命的渺小和可贵。
北川羌绣馆参观 继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缓解孩子们悲伤的情绪,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孩子们了解了羌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认识了羌绣的基本针法和常用纹样所蕴含的美好寓意,文化自信悄然生根。原本沉默不语的孩子主动向社工老师和同伴分享本次研学的感受,通过对话,社工也深入了解到孩子们存在的心理困境:有的孩子家里人因为突发状况去世而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因学业压力太大而感到很无力;也有孩子因家庭状况而产生自卑等等。社工通过帮助孩子们加强自我认识、建立同伴关系、学会情绪表达等方式,逐渐疏导孩子们的心理困境,增强他们应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关心关爱困境儿童 我们在行动
旅程的第四天,营地时光充满温情与欢乐。趣味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尽情释放天性,总是躲在角落不愿意加入集体活动的孩子开始与同伴嬉戏,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下午,民进市委成员代表在副主委赵波的带领下,冒着大雨走进营地,为每位孩子送上了崭新的书包和精心挑选的课外书籍,这份承载着期望的礼物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晚上的才艺展示将营地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勇敢登台,诗歌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精彩纷呈,自信的光芒在舞台上闪耀。
旅程结束 记忆永存
旅程的最后一天,孩子们以“爱心对话”的形式温情收尾。孩子们在社工引导下,用纸笔写下未曾说出口的心里话——“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辛苦工作”、“未来的我,要更勇敢”……真挚的话语承载着感恩与成长的感悟。
贯穿营期的日记记录,成为孩子们心声的真实载体。孩子们在日记中写道:“我认识了新朋友”、“原来止血包扎这么有用”、“羌绣太美了,我们的文化真了不起”、“新书包和书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晚会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很棒”,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活动的喜爱、视野的开阔以及被关爱的温暖与自信的萌芽。
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不舍,孩子们在社工老师的一路悉心护送下,安全返回家庭。
结束语
还有很多很多的营地内容无法一一述说......只能说这次夏令营是五天的快乐集结,更是益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精准服务困境儿童的一次温暖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元化活动,孩子们在体验中锤炼意志、习得技能、开阔视野、感受社会关爱,有效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融入能力的提升。未来,益帆社工将持续深化服务,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特殊困难儿童的茁壮成长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让每一颗星星都能自信闪耀。
编辑:站点管理员